企業永續與永續發展 - 從自利、不理性與市場失靈中覺醒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在1987年聯合國的一份關於環境與經濟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中定義為: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模式(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其實聯合國早在1983年,召開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該委員會的成立是為了解決日益關注的環境生態資源加速惡化而造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當該委員會成立時,聯合國大會確認,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和確定的,建立永續發展政策是所有國家的共同利益。

 對於永續發展大多數人都會知道2015年聯合國發布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十七項目標。這些目標除了環境氣候生態能源水資源外,還包含很多社會目標包含消除貧窮飢餓,降低不公平,提升教育品質與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等。當時,有193個國家同意在2030年前,努力達成 SDGs 17項目標。

另外,根據2015年的巴黎協定,為了不讓全球暖化溫度上升超過攝氏1.5度,聯合國也設定溫室氣體排放(Greenhouse Gas Emissions)2030年較2010年減少45%,且在2050年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s)。許多國家(70),城市(1000),企業(1200),教育機構(1000)與金融機構(400)都宣示加入2050年淨零排放的行列。

顯然地,我們現在的經濟社會已經偏離永續發展了,而且已經嚴重到大家要齊心努力去改變了。過去人類,特別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以市場經濟導向的資源利用與分配並不永續。市場經濟帶來專業分工與規模經濟,確實帶來經濟的發展。然而,市場機能卻無法有效解決外部性,公共資源利用與所得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因此,造成溫室氣體過度排放,全球暖化氣候異常,生態資源浩劫與諸多社會問題產生。

 市場經濟傾向線性經濟(Linear Economy)而非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所謂線性經濟是指原物料開採(Take),產品生產(Make),使用(Use)丟棄(Dispose)的模式。這不是永續的,因為原料最後可能耗盡,而大量丟棄的東西或垃圾,有些是有毒成分,是自然生態環境無法去處理或吸收的,所以造成自然生態環境的污染與惡化。

以塑膠產品為例,從石化原料來製造遠比從丟棄的塑膠產品回收原料再製造來得便宜。因為,塑膠產品不斷的被丟棄與累積,造成生態環境的惡化。

市場經濟帶來的規模經濟通常也不利於回收再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因為,購買新產品的價格低。就如同台灣的水價低,將水回收再利用的誘因也較低。農業大規模生產使用大量的化學肥料與農藥對於生態多樣性是很大的傷害。

造成目前不永續的結果,除了市場經濟因素外,最終是歸咎人類的自利與不理性。自利的廠商不會想去生產耐久與耐用的產品,不會考慮計算溫室氣體排放與污染的社會成本,也不會想去回收或處理他們對生態環境造成傷害的東西。公共資源的悲劇(Tragedy of Commons)也是自利造成。海洋裡的魚就是公共資源,自利造成過度捕撈,最後可能無魚可捕了。現時的偏誤(Present Bias)是一種不理性,讓決策者短視近利,未來下一代的利益就被犧牲了。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冰川消失,極端氣候,森林野火,乾旱洪水,颱風強度頻率增加,這些都是不永續的現象。

留言

更多你可能喜歡的文章

人的行為偏誤(Behavioral Biases)與不理性(Irrationality)(為何需要人工智慧)

相互原則(Mutuality Principle)-保險的最高原則

相互寶-應用相互原則與金融科技的成功案例

認識經濟學 - 幸福人生的重要知識

自然生態保育、友善環境生產與經濟可行必須要消費者認同並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