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3的文章

財務工程第二版(新陸書局出版)

  自序   這本書「財務工程」提供初學評價金融衍生性商品,特別是選擇權,所需的基礎財務觀念、基本數學工具以及電腦輔助相關計算的簡單程式設計。無論是學術界或實務界人士,只要具有簡單微積分與統計基礎,就可理解本書主要的內容,而財務金融的背景並非必要。坊間這類的中英文書可說不少,出版此書主要是將自己學習與研究的興趣與讀者分享。本人希望以多年的教學與研究經驗做深入淺出並有系統性的介紹,降低初學者學習的障礙。對於想進入財務工程領域的讀者,無論是理工背景或商管背景,本書提供簡易入門的基礎,非常適合有興趣的自修者研讀。當然,本書也可以成為財金相關研究所一學期 3 學分的基本課程教材或大學部財金領域的進階課程教材。讀者在研讀本書後,對於許多財務評價與風險管理的問題,相信都能迎刃而解。 本書的核心在第二章的財務評價方法與第三章 Black-Scholes 模型的財務數學。讀者若能熟悉與理解這兩章的內容,後續的評價問題都是重覆應用。在財務評價方法上,該章詳細介紹了複製法 (replication method) 、風險中立評價法 (risk neutral valuation method) 與 現金流量折現法 (discounted cash flows method ) 並說明為何 現金流量折現法不適用於選擇權的評價 。其實,本人建議讀者可先拋開傳統 現金流量折現法的分析架構。雖然,現金流量折現法是許多大學財金教科書中最重要的評價方法。然而,就如同量子力學的概念無法用傳統力學的架構來分析一樣, Black-Scholes(1973) 的 選擇權評價開創了異於傳統財務評價的觀念與方法。 在數學工具方面 , 雖然有談到偏微方方程式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的方法 , 但主要介紹風險中立評價法或更一般化的平賭方法 (Martingale approach) 相關的數學。因為,這套數學相對於偏微方方程式的方法是容易操作的。第三章以後 ( 含 ) ,讀者可能感覺較多的數學份量,但其中的數學都不會太難。因為,本人並非數學科班出身,難的數學我是不會的。本人建議讀者可搭配數學軟體,例如 Maple 或 Mathematica ,去練習本書中的一些推導,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其實,若讀者不是走學術研究路線,能瞭解各種模型特色、評價問題、評價公式內涵、

保險公司如何解決逆選擇與道德危險的問題

  保險公司面臨的逆選擇與道德危險問題,是由於保險公司與被保人之間存在資訊不對稱所致。保險公司無法完全了解被保人的風險狀況,而被保人則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狀況選擇是否購買保險。因此,高風險被保人更有可能購買保險,而低風險被保人則可能不購買保險,這就導致了保險公司的風險承擔增加。此外,被保人在購買保險後,可能會降低自身的風險防範措施,從而增加保險公司的理賠成本。 保險公司為了解決逆選擇與道德危險問題,採取了以下措施: 核保 :保險公司在承保前對被保人進行調查,以了解被保人的風險狀況。通過核保,保險公司可以篩選出高風險被保人,並向其收取更高的保費。 保費設計 :保險公司根據被保人的風險狀況設計不同的保費,以吸引低風險被保人並降低保險公司的風險承擔。 自負額 :保險公司要求被保人承擔一定比例的保險理賠金額,從而鼓勵被保人降低自身的風險防範措施。 理賠審查:保險公司對理賠申請進行審查,以防止被保險人虛假理賠。 明確保險條款:保險公司在保險條款中明確理賠的條件和範圍,以規範被保險人的理賠行為。例如,保險條款可以規定被保險人需要提供必要的證據來支持理賠申請。 此外,保險公司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降低逆選擇與道德危險的風險: 提高信息透明度 :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向被保人提供信息,包括保險知識教育、保險產品宣傳等,以提高被保人對保險的理解,從而促使低風險被保人購買保險。 建立誠信體系 :保險公司可以建立誠信體系,鼓勵被保人誠實守信,從而降低道德危險的風險。 保險公司通過採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解決逆選擇與道德危險問題,提高保險的有效性。

銀行業市場風險管理

  銀行業市場風險管理是指銀行在經營過程中,由於利率、匯率、股票、債券等市場因素變動而導致的損失風險。市場風險是銀行業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因此銀行需要建立有效的市場風險管理制度,以 確保其財務穩定和持續運作 。 銀行業市場風險管理的目標是: 控制市場風險,避免因市場因素波動而造成重大損失; 提高市場風險管理效率,為銀行經營提供利源; 符合監管資本適足的要求。 銀行業市場風險管理的內容包括: 風險辨識:識別銀行面臨的市場風險類型和具體風險因素; 風險衡量:對市場風險進行量化分析,評估風險大小和發生概率; 風險控制:採取措施控制市場風險,包括風險限額、資產負債配置、自然避險、風險移轉等; 風險監控:持續監測市場風險狀況,及時發現和應對風險; 風險報告:對市場風險管理情況進行定期報告。

銀行信用風險管理

 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是指銀行為了確保其貸款與債權投資(例如債券)的安全性,穩定性與合理報酬而採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信用風險是指借款人或籌資者未能按時償還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這可能導致銀行損失。 以下是一些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重要方面: 1. 信用評估:銀行首先評估借款人的信用風險,以確定是否應該批准貸款或信貸。這通常包括評估借款人的信用歷史、收入、負債和擔保情況。 2. 風險評估模型:銀行使用數學和統計模型來量化信用風險,這些模型可以預測借款人可能違約的機會。這些模型有助於銀行更好地管理風險,設定適當的利率和信用限額。 3. 多元化投資組合:銀行通常會分散其貸款和信貸投資組合,以減少對單一借款人或產業的依賴。這有助於減少整體信用風險。 4. 監控和追蹤:銀行需要定期監控其貸款和信貸投資組合,以確保借款人不會違約,並及時採取行動處理違約情況。 5. 資本適足性:銀行需要確保擁有足夠的資本來應對可能的信用風險損失。監管機構通常有規定要求銀行維持足夠的資本水平。 6. 創新的信用產品:銀行不斷努力開發新的信用產品和風險轉移工具,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和風險情境。 7. 法規遵循:銀行需要遵循監管機構的法規和指導方針,以確保其信用風險管理實踐合法並符合業界最佳實踐。 信用風險管理是銀行業的關鍵部分,它有助於確保銀行能夠在不同市場環境下有效地管理風險,保護客戶的存款,並確保銀行的穩健運營。

氣候變遷因應法的主要內容

  氣候變遷因應法於2023年1月10日三讀通過,取代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 ,主要內容如下: 明定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中的長期減量目標,由139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94年溫室氣體排放量50%以下,修正為139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建立碳費制度 :徵收碳費,用於推動減碳措施及調適工作。碳費徵收對象為排放量超過一定門檻的事業,開始時每公噸排放量徵收約新台幣300元。(2025依據2024排碳量(含範疇一與範疇二)開始徵收) 強化調適能力 :新增「氣候變遷調適專章」,要求政府建立調適能力,以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 納入公正轉型概念 :要求政府制定任何氣候變遷計畫時,必須基於公正轉型原則,尊重人權及尊嚴勞動,協助所有受氣候變遷轉型或氣候政策受影響之社群穩定轉型。 以下是氣候變遷因應法主要內容的詳細說明: 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氣候變遷是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台灣也受到氣候變遷的嚴重影響。為因應氣候變遷,政府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中的長期減量目標,由139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94年溫室氣體排放量50%以下,修正為139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碳費制度 碳費是一種以經濟手段促進減碳的政策工具。碳費制度的徵收對象為排放量超過一定門檻的事業。碳費將用於推動減碳措施及調適工作,例如研發低碳技術、補助綠能產業、協助弱勢族群因應氣候變遷等。 調適能力 氣候變遷已導致全球各地出現極端氣候事件,例如熱浪、乾旱、洪水、颱風等。為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政府應建立調適能力。氣候變遷因應法新增「氣候變遷調適專章」,要求政府以科學為基礎,評估氣候風險、強化治理能力以提升韌性,建構綠色金融、調適技術研發與教育等,制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 公正轉型 氣候變遷轉型可能對部分產業及社群造成影響,政府應採取措施協助他們穩定轉型。氣候變遷因應法納入「公正轉型」概念,要求政府制定任何氣候變遷計畫時,必須基於公正轉型原則,尊重人權及尊嚴勞動,協助所有受氣候變遷轉型或氣候政策受影響之社群穩定轉型。 氣候變遷因應法是台灣邁向淨零排放的關鍵一步,也是保障人民安全與福祉的重要措施。政府將積極推動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工作,以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建構永續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