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為偏誤(Behavioral Biases)與不理性(Irrationality)(為何需要人工智慧)

 要做到經濟學中的理性經濟人是不容易的,因為人有很多行為偏誤會使決策與行為偏離理性,這已被心理學家發現與證實。

行為偏誤可分為兩種: 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es)與情緒偏誤(Emotional Biases)。

認知偏誤也稱為捷思偏誤或直覺偏誤(Heuristic Biases)。因為認知計算與記憶能力有限,人偏向利用簡單的原則(Rules of Thumb)來做決策。也有人認為,是人的懶惰,不喜歡深思熟慮,三思而後行。也就是習慣用系統一的直覺或快思,而不喜歡用系統二熟慮與慢想。

認知偏誤有很多。例如,現時偏誤(Present Bias),就是過度重視現在目前的利益與享受,而較忽略未來的利益。未來的利益通常給于很高折現率,所以折現後就很小。這個偏誤可以解釋為何有些學生為何上課不認真,喜歡滑手機或睡覺,因為輕鬆活在當下勝過上課認真學習可能會在遙遠未來或的的好處的。如果沒有政府的政策,很多人為將來儲存的退休金都不足,也是這種偏誤。因為,他們偏向將錢花在現在的享樂。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是傾向注意與重視支持自己想法,立場或假設的資訊。所以,認為投資台積電是好的,會去特別注意有關台積電的正面報導或分析,而故意忽視他的負面新聞。藍營的人喜歡看中天,綠營的人喜歡看三民自可能都屬這類。

勝利者偏誤(Champion Bias)是過度注意資訊提供者或計畫提案者的條件,身份與地位,特別是他們是所謂的勝利者,而忽視資訊本身的真實性或計畫本身的價值性。所以執行長的提案,大家不太會有意見,因為他是成功的企業家。或者,有些人會相信總統講說這個人論文是清白的,而不去注意論文本身是否有抄襲的事實。

還有一種是自利導致的行為偏誤自利是決策權衡時,偏向自己,自己的單位部門或組織。例如,政黨對黨內同志的不當行為通常較其他競爭政黨的人同樣行為來得寬容。所以,不太想去承認自己黨內的人論文抄襲的問題,但是會去批評別黨人論文抄襲的問題。政黨追求黨的利益而犧牲國家的利益,都屬這一類。

另外,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 Bias),追求趨勢(Chasing Trends Bias),從眾效果(Bandwagon Bias)都是可能的認知偏誤。

根據生理學家,人腦有感性跟理性的系統。 理性系統是以感性系統為基礎。 如果沒有穩定的情緒,很難做出理性的決策。人的情緒化往往做出非理性的決策。 這是情緒偏誤。例如,自我歸因偏差(Self Serving Bias), 即人們通常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人格特質,而將自己的失敗歸因於環境與運氣的影響,而對他人則正好相反。

了解人的行為偏誤有下列幾點好處:

1. 或許可以減少自己的行為偏誤。但有時需要一些機制來避免這些行為,因為這些偏誤常是系統性的,會重複出現。

2. 可以利用人的行為偏誤為自己創造獲利機會。

(a)不二價$200  (b)原價$400,五折出售,只要$200

以上(b) 的行銷方式是利用定錨偏誤(Anchoring Bias),通常銷售量會比(a)多

3. 可利用組織或團體決策來改善個別的行為或決策偏誤。

4. 利用政策法令措施,政府可以改善人民行為偏誤的問題。

5. 藉由人工智慧的幫忙可以改善這些問題。




 

留言

更多你可能喜歡的文章

相互原則(Mutuality Principle)-保險的最高原則

相互寶-應用相互原則與金融科技的成功案例

認識經濟學 - 幸福人生的重要知識

自然生態保育、友善環境生產與經濟可行必須要消費者認同並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