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談保險或買保險?

 如果談如何用錢來賺更多的錢時,大家應該都有興趣。然而,如果是談要花錢來避免將來意外,生病,失能或死亡帶來可能的損失時,就不是很多人有興趣了。可能的原因是,人本來就不喜歡談這些未來可能會面對的不幸的事情,保費太貴,保險公司理賠不乾脆等。底下是從行為經濟的觀點來看更多的原因。

根據保險學的教科書,對於發生機率低損失金額大的風險,保險是很好的理財工具。然而,由於發生機率低,不常發生,所以消費者會發現購買保險後似乎沒有什麼功用,就不再購買保險了這樣的結果與心理學的行為學派的理念是一致的。心理學的行為學派認為, 若行為的結果是好的,則行為者會重複此行為;但如果行為的結果是不好的,這個行為就不再重複

行為經濟學家Kahneman and Tversky (1979) 對於決策者的風險態度也提出與古典經濟學家不同的看法。他們心理實驗證明人在面對獲利機會時會呈現風險趨避的態度,但在面臨損失機會時,決策者的態度會是風險愛好者。 Kahneman and Tversky (1979)設計兩個實驗如下 :

 1.     參加者先獲得$1,000,參加者必須選擇ABA: 一定得到$500B: 50%機率得到$1,000 $0

 2.     參加者先獲得$2,000,參加者必須選擇CDC: 一定損失$500D: 50%機率會損失$1,000$0

 對於第一個實驗大多數的參加者會選擇A,亦即確定的獲利,所以他是個風險趨避者。但對於第二個實驗大多數的參加者會選擇的D,亦即不確定的損失,所以他是個風險愛好者。其實上面兩個實驗,AC的結果是一樣的,最後都是得到 1500 ;而BD的結果也是一樣的,他們有相同的機率分配 

這兩個實驗除了反映出人的風險態度會隨著獲利或損失機會而有很大的不同。這是所謂風險態度逆轉( Preference Reversal)的現象,亦即從風險趨避轉變為風險愛好。另外,這兩個實驗也反映出,所謂的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框架效果是指,相同的問題,但以不同的方式來陳述,決策者會有不同的選擇 。這也是一種行為的偏誤。

Deck and Schlesinger (2014)的研究對人的風險偏好提供了一些實驗的結果。其結果顯示只有35%的人是風險趨避,5%的人是風險愛好,而有60%的人有時呈現風險趨避與有時呈現風險愛好。這與上述風險態度逆轉的現象是不謀而合。人的行為偏好可能常因時因地因面臨的風險種類而異,行為偏好沒有很一致性。

如果在面臨損失機會時,決策者的態度是風險愛好者,則此可以解釋為何有些人不喜歡買保險。因為,在面對損失的可能性時,若購買保險,則必須支付保費,這是一種確定的損失。但若不買保險,就是面臨不確定的損失。風險愛好者喜歡面對不確定的損失。不買保險而選擇面對不確定的損失的優點是可能不會有任何支出或損失發生。

       風險態度也會隨著決策者的經歷而改變。Thaler and Johnson (1990)研究指出,參加賭局的賭客,會隨者成功經驗的增加而增加風險的愛好並傾向接受風險。同理,若保險事故持續沒有發生,隨著時間的經過 決策者的風險趨避程度就可能降低。

   除了上述趨勢形成的偏誤(Trend-chasing Bias)外,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也是一種偏誤。如果投保沒有拿到理賠,就覺得不划算。其實,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手段,目的主要是達成整體財務穩定,不是單獨的投資或投機。保險其實是備而不用,沒有理賠發生才是好的結果。就像裝預防火災的自動灑水裝置也希望備而不用。但多年投保與調查結果顯示,如果有理賠會增加投保意願,沒有理賠會減少投保意願。另外,調查結果也顯示,有一大部分的人希望投保後能得到理賠。

英文版 Why some people dislike insurance

相互原則(Mutuality Priniciple)-保險的最高原則


留言

更多你可能喜歡的文章

人的行為偏誤(Behavioral Biases)與不理性(Irrationality)(為何需要人工智慧)

相互原則(Mutuality Principle)-保險的最高原則

相互寶-應用相互原則與金融科技的成功案例

認識經濟學 - 幸福人生的重要知識

自然生態保育、友善環境生產與經濟可行必須要消費者認同並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